人勤春来早 奋斗正当时
地方商务踔厉奋发启新程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4-01-16 08:00

在1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数位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发言,展现出一幅幅进一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回首2023年,全国商务系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推动商务工作稳步发展,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奋楫扬帆启新航,凝心聚力谱新篇。展望2024年,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商务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要求部署,积能蓄力、踔厉奋发,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商务贡献。

江苏:

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预计2023年江苏全年社零额增长6%以上,“四个联动”促消费做法获评全国十佳案例;外贸进出口约5.2万亿元,“新三样”出口和RCEP签证出口货值居全国前列;2023年1—11月实际使用外资235亿美元,外资利润再投资占比提升至30%以上;9家开发区跻身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前30位,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八连冠”……

2023年江苏积极应对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叠加影响,坚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有力促进消费稳步回升。

展望2024年,江苏商务工作将如何着力?

江苏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涛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考察江苏时,赋予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强化高端平台建设”“扩大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为江苏高水平开放定航指向。2024年江苏将以“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牵引,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着力培育新动能,加快外贸创新发展。一方面,将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省级层面支持境内外展会200场以上;打造绿色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新三样”等低碳产品出口;拓展保税维修等业务,壮大中间品贸易;开展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全省行”,建设1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另一方面,将促进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提升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加快打造云计算、动漫游戏等数字贸易新增长点。开展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服务平台搭建、数字身份互认等方面的探索落地。

着力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新方式新举措,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一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建立重点产业链关键项目跨国公司清单,开展精准招商“敲门行动”。鼓励存量外资利润再投资,用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本外币一体化等政策工具吸引投资。落实新一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政策,贯彻实施《江苏省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吸引更多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优质外资参与强链补链延链。二是引导企业国际化经营。开展本土跨国先行企业发布及培育,有序引导省内有条件的企业优化全球布局,加快构建以我为关键节点的国际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着力提升载体能级,强化高端平台建设。首先,将开展江苏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三年行动。探索更大程度压力测试,加快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打造数据跨境流动江苏样本等方面形成突破。其次,将加快开发区创新提升。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探索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持续深化区域评估等体制机制改革。再次,将打造国际合作标杆项目。开展省内18个国际合作园区发展评估。巩固提升苏新、苏港等机制性合作平台作用,搭建国际产业合作的长效平台。

着力拓展“边境后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一是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制定实施新一轮制度型开放任务清单,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制度型开放试点。二是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04项任务落地落实;支持无锡在工业互联网、科技服务等领域,苏州在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扩大投资合作。三是深化新业态监管和深层次制度创新。推进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实体新零售”试点,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持续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再确定200家试点企业,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

浙江:

打造开放强省消费大省

回望2023年,1—11月,浙江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全省实现网络零售2.68万亿元,增长13.6%。对外贸易稳中有进,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4.5万亿元,增长4.4%。其中,出口3.28万亿元,增长3.5%;进口1.22万亿元,增长6.8%。服务贸易进出口5233.2亿元,增长18.0%;数字贸易进出口2307.6亿元,增长26.7%。利用外资量质齐升,实际使用外资189.3亿美元,增长3.9%;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6.0%,较2022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对外投资稳健有序,全省对外投资备案额156.8亿美元,增长24.6%;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1.8亿美元,增长6.0%——2023年,浙江省坚持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自觉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牵引,着力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全力扩内需促消费、抢订单稳外贸、拓内资扩外资、强平台提能级,积极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和“全球大招商”行动,全力举办“浙里来消费”系列促消费活动,商务主要指标稳进向好。

2024年,浙江商务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持续累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同时,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消费缺乏热点和爆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务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形势,浙江商务工作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指示,以深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引领,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积极完善省域开放布局,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外贸、优外资,千方百计扩消费、优服务,全力以赴提能级、强合作,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和消费大省,为“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今年浙江商务将迎难而上,全力攻坚,以浙江的“稳”“进”“立”,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全力以赴稳外贸。持续打好“稳拓调”组合拳,深入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力争全年全省组织赴境外拓市场团组达1000个,支持重点展会100个以上。进一步提升出入境便利化程度,推动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纳入口岸签证“白名单”。加强外贸主体培育,实施新一轮外贸主体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外贸自主品牌,争取“浙江出口名牌”达到1000个以上。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积极创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

稳量提质优外资。持续推进全球大招商,继续举办“投资浙里”系列投资促进活动,全年组织赴外招商团组200个以上,境内外举办“投资浙里”系列活动500场以上。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以超常规的力度招引“好大高”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争取招引落地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20个左右。加强重点项目服务保障,迭代建设“浙江投促在线”平台,持续开展“浙是你的家”外资企业服务月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对外资企业服务水平,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年举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50场以上。

多措并举扩消费。稳定扩大传统消费,加快新能源汽车下乡,大力推广智能家电、绿色家居等产品,推动以旧换新,促进家居家装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深度挖掘文旅融合新爆款,培育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夜间消费等新模式,积极开发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持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累计创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0个以上、创建夜间经济样板(特色)城市10个以上。持续擦亮“浙里来消费”品牌,组织贯穿四季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全年举办2000场以上。

凝心聚力强平台。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八大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争取《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尽快落地,探索形成高水平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制度体系。深化全省开发区“三个一百”招商活动,加快推进台州、温州、义乌、绍兴等地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争取国家级经开区前50强数量提升。着力提升展会平台能级,高质量举办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不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内外联动优网络。加强企业总部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较强全球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本土民营跨国公司,推动境外高端产业、创新成果、高端要素回归浙江。优化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布局,强化境内外园区联动,探索建立省级层面“两地双园”,谋划争取国家层面“两国双园”。大力推进国际营销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设立批发中心、售后维修等网点,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力争2024年新增省级海外仓10个以上。

广东:

“五外联动”助稳商务大局

2023年,广东商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千方百计稳住了商务基本盘。预计2023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3万亿元,实现正增长;贸易顺差2.5万亿元,占全国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万亿元,增长6%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约1600亿元,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两位数增长、占比上升到三成。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外贸结构呈现出一些可喜的积极变化:跨境电商快速增长,全年突破8000亿元,增长30%左右,占全省外贸比重突破1/10。新兴市场开拓有力,2023年1—11月对俄罗斯出口增长38%,对非洲增长10.6%,对拉美增长9.1%;新动能发展壮大,1—11月“新三样”出口超过1300亿元,增长38.5%。启动六大进口基地建设,1—11月进口实物量1449亿元,增长18.8%。

2024年尽管变数很多、压力很大,但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商务工作大有可为。广东将认真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高站位、紧调度、细落实,苦干实干拼命干,进一步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完成外贸增长1%、消费增长6%、外资正增长的目标,为全国商务工作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为此,今年广东商务工作将从四个方面展开:

外贸稳大盘。一是抓政策抓调度。瞄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点,因时因势拿出一批具有针对性、撬动性的措施。坚持每日调度,扎实解决问题,形成抓工作落实的合力。二是抓新业态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迈上1万亿元台阶,积极向国家争取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跨境电商示范省。进一步做大“新三样”堆头,挖掘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增长点,培育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出口产业集群。三是抓中间品贸易。用好RCEP,发挥香港国际分拨中心作用,扩大重要零部件和设备出口,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掌控力。四是抓订单拓市场。协力办好广交会,实施欧美市场、新兴市场、优势产品三个100场“粤贸全球”专项计划,进一步开拓俄罗斯、中东、非洲、拉美等市场。大力培育直接触及海外客户的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可控的国际销售网络。五是抓进口补短板。抓好六大基地建设,进一步在聚集企业、形成实物量、完善基础设施上取得突破,带动集成电路、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回升。

消费挖潜能。一是巩固传统消费。办好“粤消费粤精彩”促消费活动,全力提振汽车、手机、家电等大宗消费,打造“必玩必吃必购”的“三必”榜单,进一步推动餐饮、住宿、会展等消费回升。二是促进消费升级。围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港澳居民、国际游客、高收入群体、老年群体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壮大文旅体育、国潮、电商直播等消费。三是强化消费基础支撑。推动全省70个商圈提质升级,支持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电商化转型,推动县域商贸流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41个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5个“领跑县”建设。

外资提质量。一是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打响“投资广东”品牌。省市联动办好系列招商活动,特别是办好第三届全球招商大会,再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二是稳定港资。瞄准香港14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争取在省内设立一批子公司、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三是吸引股权投资。定向招引新加坡、中东等地主权基金投资广东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四是增资扩产。挖掘558个超1亿美元存量项目,促进再投资。

改革强动力。一方面将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全面完成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任务,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另一方面,将推进广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结深化已完成的115项试点任务,推进剩余15项任务落实落地。

安徽:

培育外贸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以来,安徽商务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关于“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全力以赴促消费、抓开放、强平台,安徽商务经济实现了逆势进位的历史性跨越。消费加快恢复。2023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1万亿元,增长7%,总量稳居全国第8位;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323.4万亿元,连续8个月保持40%以上增长。外贸逆势上扬。进出口7386.1亿元,增长8.5%;出口4823.5亿元,增长13.7%。进出口、出口总量历史首次跃居全国第9位,增速跃居全国第7位。整车出口104.5万辆,出口额约132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居全国第2位,自主品牌乘用车、高端轻卡出口居全国第1位;“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6.5%。外资扩量提质。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3%,高于全国20.3个百分点;德国大众在安徽建立大众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外经稳健有序。实际对外投资21.1亿美元,增长35.9%,高于全国23.2个百分点,总量、增速跃居全国第10位;588家皖企“走出去”投资设立境外企业1028个,足迹遍布145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安徽商务系统将把牢“稳与进、破与立”两对关系,着力扩大有潜能的消费,坚持“外贸、外资、外经、外事”联动,不断壮大外贸新动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努力为全国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安徽新贡献。

突出产贸融合,加快打造外贸发展新引擎。贸易是流,产业是源。安徽将强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外贸优势产业提升能级,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一是持续扩大汽车产业出口规模。围绕安徽汽车“首位产业”,推动奇瑞、江淮、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和1100多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化国际产品认证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外向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持续增强绿色产业出口后劲。助力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加快发展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企业,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新三样”出口规模。三是持续壮大出口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和壮大汽车和电子信息两个出口超千亿产业集群,以及光伏储能和智能家电(居)两个出口超500亿产业集群。

突出创新赋能,加快激发外贸发展新活力。创新是安徽的名片,也是安徽外贸发展的第一动力。安徽外贸将进一步聚焦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是培育新业态。推动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2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翻一番;积极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力争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15%左右。二是做大新市场。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优选发布232个境外知名展会,推动参展企业5000家次以上,千方百计抢订单拓市场,千方百计巩固拓展“一带一路”、RCEP等进出口占比。三是拓展新模式。加快合肥、芜湖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优质消费品进口。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突出统筹联动,加快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增强全球资源整合配置效率和能力,不断拓展安徽外贸发展空间。一是坚持外资撬动外贸,壮大外贸主体规模。持续打响“投资安徽行”品牌,高效办好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海客圆桌会”等经贸活动,积极承接制造业外资梯度转移,吸引跨国企业和境外商协会在皖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办事处,更大力度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不断壮大外贸主体规模。二是坚持外经带动外贸,拓展中间品贸易。有序推动汽车、新型显示、电光锂、建材等优势产业布局“一带一路”,打造“小而美”民生项目和一批标志性对外合作园区,稳步扩大中间品贸易规模。三是坚持内外贸一体化,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力争培育150家以上贸易双循环试点企业。

突出自由便利,加快营造外贸发展新环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全力强化政策服务保障。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等国家外贸政策落实落细,优化省级外贸政策支持方向,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常态化推进商务“民声呼应”、外向型企业上门服务机制,健全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制度,“一企一策” 精准帮扶外贸企业。二是全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七大提升战略,推动从制度创新向制度赋能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三是全力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推进7个一类开放口岸建设,在现有8条基础上增开国际及地区全货机航线,申建蚌埠、合肥空港综保区,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增设始发站,畅通“皖货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

上海:

聚焦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推动商务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朱民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发言时表示,2024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商务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将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深化高水平开放,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以实现上述商务发展目标。

全力落实重大战略任务,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一是落实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制定全面落实的实施方案,一季度拟出台金融、汽车、航运、生物医药领域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及配套细则,统筹推进货物贸易、数字贸易、金融服务便利化改革举措,全面启动实施边境后改革措施。二是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中心功能区、辐射引领区,打造“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平台,组织开展“丝路电商”国别活动。三是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完善区域管理运行机制,深入谋划商务交流、技术交流、国际会展、国际培训和基础配套“4+1”功能,细化跨部门监管流程。四是做好第七届进博会服务保障。提升智能化、绿色化办展办会水平,配合做好招商招展工作,优化开放个人专业观众参观具体方案,提高展客商体验度。五是高质量服务“走出去”。帮助企业妥善应对投资贸易壁垒,巩固拓展发达经济体市场。支持本土专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走出去”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依托“走出去”安全机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全力稳定商务经济增长,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出台专项实施意见,提升入境旅游、体育赛事、数字内容服务等21个传统领域品质能级,培育城市超级文旅IP、时尚体育、国际旅游医疗等24个新增长点。二是实施商圈能级提升行动。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为牵引,结合城市更新,推动南京西路、徐家汇、北外滩等千亿级重点商圈整体提升。大幅增加离境退税点,扩大入境消费。三是推动外贸稳市场。抓住窗口期,发挥航运中心优势,扩大“新三样”等绿色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关键设备进口,稳住发达国家市场。提升RCEP惠企服务能力,扩大新兴市场规模。便利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培育壮大离岸贸易、保税维修、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四是促进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实施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和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组织“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用好政企沟通圆桌会议、跨国公司海外总部信息直达等机制,将“莫德纳速度”固化为服务外商投资的制度性安排。

全力促进创新转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航运服务贸易数智化发展,推动文化贸易“千帆出海”,拓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范围,办好第十届上交会。二是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在电子提单、电子发票、数字身份互认等领域扩大与DEPA成员国合作。提升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三是构建绿色贸易服务体系。完善主要贸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数据库,提高产业链碳足迹、碳标签核查认证国际市场认可度,构筑绿色贸易新优势。四是推动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爱达·魔都号”首航、多艘国际邮轮宣布在上海复航机遇,促进邮轮消费,完善与国际通行惯例一致的邮轮行业制度体系。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推动本土邮轮企业加快发展。

四川:

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预计2023年全年四川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9500亿元以上,保持全国第8位,锂电材料、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外贸“新三样”相关产品进出口增长超过50%;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万亿元,规模首次上升至全国第5位;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61%和49%——2023年,四川省商务厅坚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作出的“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扩开放,商务工作支撑服务大局的作用持续增强,消费市场恢复回暖,对外贸易新增长点加快培育,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2024年,四川将按照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部署,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以“消费促进年”为引领,深入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一是强化政策促进。加快构建“蜀里安逸”消费品牌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电家居等重点领域,谋划和推出一批直接管用的促消费政策,持续发放“蜀里安逸”消费券。二是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新消费热点培育行动”,聚焦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制定政策支持电商平台健康规范发展,打造一批绿色商场、老字号国货“潮品”集聚区,打造成都“十二月市”等一批文化底蕴足、烟火气息浓的商文旅消费新热点。三是提振传统消费。实施新能源车和二手车销售奖补,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五进”活动,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推动川菜立法,制定支持川菜创新发展政策举措,探索建立金熊猫全球川菜餐厅分类认证评价体系。四是提升促消费活动成效。以“蜀里安逸”为主线,以第三届国际熊猫消费节为引领,省内开展“乐购全川”系列活动,省外举办“天府有礼”四川特色产品市场拓展活动。五是打造消费新场景新载体。支持成都对标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40个消费新场景、10个品牌消费促进活动和15个消费创新发展引领县。

以“向西开放”为统揽,坚持培育新动能和稳住基本盘同时发力,推动外贸提质转型、回稳向好。在拓展西向国家市场方面,开展“川行天下·向西行”系列活动,深化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经贸合作,辐射带动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市场。在提升优势产业外向度方面,开展“四川造优势产品出海”行动,通过搭建贸易平台、设立分拨中心、布局海外仓等方式,支持本地特色产品拓宽外销渠道。实施“百企领航、千企升级”培育攻坚,大力培育重点外贸企业。在扩大外贸“新三样”规模方面,加快锂电提质增效示范项目投产达效,开展“四川整车贸易全球行”,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应对机制。在深挖扩进口潜力方面,引育一批高能级国际供应链主体、进口平台企业,切实提升消费品和大宗商品进口占比,改善全省贸易质量和结构。

以自贸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牵引,坚持小切口攻坚和系统性集成相结合,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开展自贸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聚焦贸易便利、产业集聚、金融创新、政府治理、法治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首创性、差别化制度探索。深化成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14项未落地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探索放宽科技、金融、健康医疗、批发零售等11个服务业领域准入准营。与重庆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开展市场相通、规则相连、产业相融、创新相促的联动互补试验。

新疆: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抢抓机遇,积极推动新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成功举办,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扎实推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恢复运营,部区协议全面落实、商务援疆成效显著,主要商务指标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2023年1—11月,新疆外贸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205.3亿元,增长47.4%,增速居全国第2位,预计全年突破3500亿元。消费加快复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9亿元,增长21.1%,增速居全国第2位。招商引资和双向投资较快增长,落实执行招商引资项目5406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8428.5亿元,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增长45.2%;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5亿美元,增长39.7%。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机制全面恢复,新疆与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1项合作协议,对外投资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4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新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贯彻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为此,今年新疆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高标准建设新疆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1+3”实施方案,落实《总体方案》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力争2024年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50%以上,在全疆复制推广30条以上试点经验,推动三个片区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及优势,围绕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联通欧亚的综合物流枢纽等方面,着力打造新疆特色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

高质量筹办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致贺信精神,全力承办好中国-哈萨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与发展对话会。办好相关专题论坛、投资项目推介、合作交流及投资促进等活动。同步举办线上博览会,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亚欧博览会”。

加快推进向西开放。一是拓展区域经贸合作空间。充分发挥7个地方经贸合作机制作用,创新搭建经贸促进平台,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推动与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国建立经贸合作工作组。二是推动外贸固稳提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发挥稳外贸工作机制作用,推动建设边境仓、海外仓,大力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着力推动贸易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口岸建设工作方案,加快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三是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围绕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聚焦重要园区开放平台,加大引进外资力度,落实系列稳外资政策和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完善外资投诉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新疆”品牌。四是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和服务。引导企业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与国内园区协同发展。全面落实好对周边国家援外项目执行。

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放宽市场准入,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努力降低全疆物流成本。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持续开展老字号评选认定,促进新疆老字号在保护传承中创新发展。


附件: